二千萬人海之中的200人

img

上周與業界知名的IX Blog背後的幾位高手見面認識,從他們那兒學到許多新知和想法,其中之一就是:「五萬人現象」。什麼是五萬人現象?那就是這兩年來的爆紅的新一代網站如TechCrunchFlickrdeliciousdigg雖然看似人氣鼎沸,其實或許都是同樣的那「五萬人」的重度使用者在來回使用著,於是造出一股「它很紅」的假像。事實上,走到矽谷以外的地方,沒人知道這些網站的存在。還記得當時聽了這句話,剛挖一口日式烤牛肉飯的湯匙就這樣懸在半空,冷汗從背脊涔涔冒出,和考完試在走廊上和同學對答案,結果發現自己公式背錯、整個大題全錯是一樣的感覺。「什麼,這一切全是海市蜃樓?」

TechCrunch、GigaOm這些以新網路為主題的部落格目前的成功,我想所有部落格格主,尤其是寫tech的,既每天以它作讀品也以它作為人生志業,可是這一切原來都只是一個小小市場。部落格就算了,最慘的是那些花錢請這些部落格增加曝光率的Web 2.0小網站,一周之內湧進五萬人,爆了,以為自己紅了,其實只是一群喜歡早起的先期使用者,而且他們毫無黏性,可能申請完會員、加入幾筆資料,就跑掉了,這個網站永遠埋在他七千筆de.licio.us收藏之中永不見天日。

不過,「五萬人現象」不見得是一種錯誤,反過來看,或許這也證明了網站產業根本不需全球的支持也可自己形成一串供需平衡、循環不息的活絡商業鍊。荒旱的沙漠只需這麼一平方米的綠洲,有個水源和小小可耕地,就可以活下去;一個成功的網站(無論是部落格、或是商業網站、或是好玩的站)就像政治人物,不見得得擁有各形各狀的網友的支持,但只要支持它的人就是死忠的支持,就算知道自己只是那其中關在房裡的五萬名「怪腳」,也還是傻傻的支持下去,它就可以繼續營運出一個機會。

所以我並不會因為「五萬人現象」就看衰Web 2.0的發展,因為Web 2.0本來就只是一場「大實驗」,通往更下一代網路的一條連結,五萬人已經是所有人可找到的最大的實驗室了,這五萬人不但會讀、會用,還會做、會寫、會講、會想、會玩,而且還很有錢(很多創投隱沒在其中)、有時間(有些早已創業成功在家休息苦思下一個創業目標的serial entrepreneur)。

今天要討論的是,「五萬人現象」拿來應用在台灣可說再恰當不過了。美國矽谷有五萬人,台灣的軟體網站產業死的死、倒的倒,有些在其中的雖然表面做的仍是網站、營運內容的卻不再視其為網站看待,所以,尚還有網路「創業」熱情的部落格格主及軟體工程師、創業家林林總總加起來大概只有二百人,就稱它為「二百人現象」。

恰巧我去年曾在管理雜誌寫過一篇題目不相干的文章,叫做「200人能幹什麼」。我說的是Skype:

「中國熱」到達巔峰之際,五千名香港迪士尼員工在這個新世界的中心經營起一間龐大且熱鬧的新樂園。而位於世界角落的中歐小國盧森堡(Luxembourg)、愛斯托尼亞(Estonia)的200人,除了等著被世界遺忘之外,還能幹些什麼?

……200人能幹多偉大的事?就像Skype這樣的事!儘管有老前輩Yahoo、eBay、Amazon在前,Skype這樣的故事早已不是頭一遭,但是先前那些靠網路開花成果的公司,雖然也是從零到一百億的高度成長,仔細一看,這些網路公司最後都只在網路世界「自己玩」,最多只威脅到傳統的百貨通路業。Skype呢,卻可望一舉推翻(unseat)最難搞的電信通訊產業,此產業在每個國家都是由政府主導或才剛民營化不久的巨型組織,卻無法抵擋無孔不入的小小Skype。才不過短短的兩年時光,只要可以連接上網的電腦使用者,都可免費下載Skype網路電話軟體,立即和百里之遙的親友聊天打屁,收話品質是前所未有的清晰;Skype就像一隻又一隻的紅色小鳥(Skype標誌是紅色),飛入尋常百姓家,等到電信老大哥們察覺大勢不妙已遍地皆「紅」。

事實上,若將台灣這二百人集中在一家軟體公司、發展幾套超級殺手級產品,賞予比聯發科還肥的配股,它絕對就是超級有規模的軟體公司了。但就算找來了Lou Gerstner、Carlos Ghosn級的CEO、全球最會營運的COO、最會行銷的VP of Marketing、最油嘴滑舌又精通美日韓德印法語的sales,只要一個閃失,還是弄得整艘船咕嚕咕嚕沉了。

但現在的情形更糟糕:台灣僅存的這200位還有創業心的網站創業家,像打散的蛋一樣分散在各處,雖然是從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科系出來,做的工作卻在完全不同的領域;只有在夜晚在網際網路的黑海中游沁,才又重新發現對方不但還活著,而且還關心著同樣的題目、分享著相同的興趣。打聲招呼,哎,時間已經到了,不能再聊,明天還要上班哪,要去睡囉,881!

矽谷的軟體工程師最後高昇到「Chief Architect」、「Engineering Fellow」,可以領到比CEO還高的薪水,他們活得理直氣壯多了。但在台灣分散各處的二百人待在這行業裡只是在空作夢,所以大家得想辦法斷尾求生另闢新路活下去。已經轉行的得忍受永遠覺得自己走錯了什麼路、永遠覺得自己是歪著頭在走人生路,還沒轉行的就得在小小市場裡努力划水讓頭繼續浮在水面上。此風延燒到創投界,有的創投工作者明明大學、研究所都是學資訊工程的,卻死都不承認,怕別人以為他不懂電路設計、不懂半導體物理,但說到網路創業,他還是會眼睛一亮,有如百歲老人長滿白繭的眼裡冒出一點年輕的星光,「HemiDemi? 你…你再說一次那個名字?」

這二百個還對網路創業有興趣的人,無論是創部落格、創公司、還是任何周邊軟體,雖然無法集合成一間公司,但至少可以除了在網路各看各的網摘、時空交錯的互相在對方的領土上灑尿留言外,事實上在業餘平常時,都可以出來聚聚,為我們所愛的東西,做點我們都想做的事情。

二百人可以做什麼?如果我們可以集結分散的力量,有趣的未知未來,才剛剛要開始。

(註:Redeye VC所謂的「五萬人」是來自TechCrunch今年五月的RSS訂閱人數,目前此人數已增加到76,338人 感謝ixblog與asker,此人數應為89,574人)

13 Responses to 二千萬人海之中的200人

  1. ROACH says:

    第一次發言。

    在台灣,我認為是「五百人現象」。

    但事實上,一兩百位重度使用者,就可以共同做出對某些人很有實用價值的 web2.0 網站。

    對廣告主來說,這些重度使用者不見得有很大的價值。怎麼獲利還是個問題。對社會有貢獻,不代表找到獲利模式。我最近在想的是,台灣的 web2.0 網站,以 NPO 方式接受支持者的捐款,說不定會活得更好。

  2. 小梅子 says:

    其實台灣也有許多有趣的網路想法正在一一成長
    不過我覺得要能夠達到【引爆規模】的那個界線還不太容易
    以部落為例,這個東西再台灣也算是全民運動的一部份了
    但是真正有影響力的 BSP 還是只有那麼一兩個
    而且在台灣,入口網站的優勢還是很難打破的

    回到主題
    我想台灣有創意不只幾百人啦,分散在各個角落也算符合社會群體的現實面
    缺的是一個值得大家一起努力的目標

  3. dbai says:

    要不要搞個社群或搞個活動讓大家來登記一下?國外不是很流行user groups,為什麼台灣搞不起來…不然就去台灣最紅的網路應用 – BBS上去搞,好歹找個地方讓大家舉手發聲一下。PTT鄉民人多勢眾,多少可以影響到一點吧?

  4. dbai says:

    要不要將這個利益很好的活動:http://ad.cw.com.tw/cw/onething/index.asp
    跟網路相結合?我想應該可以有很多玩法才對。雖然入選者最高可獲得「行動資助金」區區十萬元,雖然勇敢發聲就可獲得天X雜誌,但是這真的是道道地地的善搞,創意本身是無價的。

  5. Miss.9 says:

    首次發言,請多批評指教

    台灣目前的網路創業家,多半是參考國外的模式再加上”地方智慧”
    也就是加些台灣人喜歡或創業家本身喜歡元素進去,估且不論其參考的模式是否在當地是否已經成功,但一定有此篇文章提到能吸引全球”五萬人”之能力,但是我覺的台灣的網路創業家影響力可能會與日劇增,原因無他,大陸與我們的生活方式雖有差異但是總比歐美跨到亞洲來的小(除了那項發明是破天荒的滿足大部份人的需求like skype),能佔有華人的用戶的少數百分比或許也能找到他們的綠洲,前提就是Mr.6所提到的,要放手一博,不能只利用下班或少數時間互相找塊地方大家一起取暖,氣也要夠長不能短視近利,十年才有成也在所不惜的精神!! 如同Mr.6所提 套用寒武紀的概念在台灣 或許有機會一起站上世界舞台,發出光芒。

  6. asker says:

    和樓上的Miss 9打聲招呼,請問你是與阿強認識的那位密私酒嗎? :p

  7. 魔術數字53601

    第一次和Mr.6碰面時,他就稍微提過五萬人現象這個論點了,不過資質駑鈍的我在當時沒有真的聽懂,直到今天看了Mr.6的「

  8. bpcies says:

    有點小小不同的意見,200人能做什麼?可能會人多嘴雜,反而是什麼事都無法做!
    其實我覺得台灣不缺軟體網路人才,關鍵在於市場跟資金。矽谷多的是兩三人就自行創業成功變成大公司的例子,主要原因就是背後有龐大的美國市場和氾濫的創投資金在支撐。
    台灣市場太小,很難培養出具有國際級的軟體網路公司,大陸市場或許是個可行的方向,但軟體網路門檻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牽涉到個人生活的軟體網路應用,門檻不高,但只有大陸人最了解大陸人的需求。有關企業用的商業流程軟體,門檻極高,勸你錢真的很多沒地方花再來考慮吧。目標放在國際市場的話也不是不行,難度頗高就是了,目前較為成功的應該是訊連,啥?你說趨勢呢?很抱歉,它是在美國成立的,只有在美國、日本上市,這樣也不能算是由台灣培育出來的軟體公司吧!

    難道真的台灣無法培養出國際極的軟體網路公司嗎?就目前來說是的,在報章雜誌上可以看到知名軟體網路公司的創辦人有台灣人的例子,卻哪時看到台灣軟體網路公司成功的報導了?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像台灣的足球要進世界盃前32強有點強人所難,反過來說,就像台灣棒球具有世界水準(好歹也有前八強),台灣的硬體產業也有傲人實力,這個地方我就不再多說了,言語之中可能有偏激之處,還請Mr.6多多見諒。

  9. mr65210 says:

    謝謝各位對本文的支持,也謝謝bpcies的意見
    我想,整合200人(或500人)力量
    若以一個正式的團體(無論是公司還是公益社團)來達成
    顯然過於匠氣,
    也不符網路的特色,
    但如果只在這邊說說講講也沒有什麼用
    等Mr.6忙完主機遷移,下周另PO文和各位大大一起想出一個新方向

  10. nchild says:

    無論是兩百、五百(應該也就是幾百了),若是對這批人的的整合(任何形式)有想像空間,就必須要有串連的方法(比分散各處的部落格更好的做法),可能可以先使用某種提供group的服務(而且最好還是本土的,暫時沒有的話就號召一下,當成第一個mash-up project來試驗一下)。

  11. […] Mr. 6 » Blog Archive » 二千萬人海之中的200人 (tags: Tech Web2.0 Businese) […]

  12. […] 第一次和Mr.6碰面時,他就稍微提過五萬人現象這個論點了,不過資質駑鈍的我在當時沒有真的聽懂,直到今天看了Mr.6的「二千萬人海之中的200人」與Redeye VC的「53,651」這兩篇文章後才大致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先引述Mr.6的文章說明何謂五萬人現象:「那就是這兩年來的爆紅的新一代網站如TechCrunch、Flickr、delicious、digg雖然看似人氣鼎沸,其實或許都是同樣的那「五萬人」的重度使用者在來回使用著,於是造出一股『它很紅』的假像。事實上,走到矽谷以外的地方,沒人知道這些網站的存在。」 […]

  13. 在台灣,我認為是「五百人現象」。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