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會比一比的「網商2.0」

July 14, 2006

img

餐券王又是另一家製作得頗為精美的美食介紹網站,不過它在國內的競爭者也只怕兩隻手都數不完,最大的像是嚇酷ShopCoolTaipeiWalker的Alexa排名目前也皆遠遠超過餐券王,各地區觀光局與各公司自辦網站,個個不輸它的美。讓我特別注意到此站的是它至今頗堅持「餐券」這個點子,從它的站名開始,一直到它的「餐券競標」服務,以及他們行銷活動的搭配方式,在在說明他們依然未放棄餐券這塊市場。

「餐券」(dining coupon)的基本精神是「幫人省錢」,在矽谷達康時代正熱時是最多人嘗試的點子之一,也是跌得最深的點子。最大失敗的原因有幾個,第一,花力氣上網去省個小錢實在沒什麼,第二,幫別人省個小錢自己並無法賺到大錢。第三,告訴別人我很便宜並非餐館最喜歡的行銷廣告之道。

我也曾經是其中一人,提著公事包和筆電到舊金山Geary街上每間餐廳進行銷售,好不容易談下一家泰國餐廳,後來又反悔了。創業家努力想idea的時候,餐廳往往第一個跑進腦海,因為餐館往往是平常學生或年輕人最常接觸的公司行號,若要做公司行號的生意,自然就從餐館開始,創業家沒想到開了滿街都是餐館其實是流血站場,想從那兒賺到錢簡直比登天還難。

假如在IT、化粧品、汽車、機票的市場推出「折價券」,就確實比餐館還要好賺許多,最賺錢的affiliate program也都在這些領域裡,這七年來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大大小小競爭者,還有所謂的Price Comparison比價市場,放眼望去,在國外有CNETShopping.comPriceGrabberNexTagDulanceMySimonsBecomePrice.comShopWiki、歐洲的Ciao!與被雅虎買下的Kelkoo,以及beta了好幾年的Froogle,這些網站皆靠商家固定傳送檔案、提供web service,或網站自己送出spider自動搜尋價格標籤。從此以後,網路上再也沒有不合理的高價,坐在電腦前花個30分鐘全世界繞一圈,所有的價差一覽無遺。

但,嚴肅來說,網路商店至今還是在「幫人比一比」,比價錢、比品質、比規格,到底「網商2.0」在哪裡?如果以Web 2.0的精神來看線上比價市場,美國的「肥錢包」網早在五年前就將「Web 2.0精神」在某程度上落實了,熱心的使用者早就形成群聚效應,加上美國3C商場常有商品做出「cash back」的打折,譬如噴墨印表機一台一百元,寄發票回去,商家會寄五十元給你(據說美國人只有不到50%會真的寄出去),實在便宜到不行,熱心網友一看到哪家有這樣的便宜貨,立刻貼上去,肥錢包後來還被威名、Staples等商家聯名訴訟,宣稱肥錢包所披露的那些「標價」都是商店的「著作權」,根據新立的「千禧年著作權法」,肥錢包形同讓網友盜用了商店的著作權,這個怪案纏訟了好一陣子,也足見肥錢包現象是多麼史無前例的大實驗,但,它,到最後還是在「幫人省錢」,還是在幫人超級比一比。

另外,像幾年前被買掉的ePinions.com與最近在加拿大創立的的ProductWiki,以維基共同編寫方式讓使用者自己寫產品評論,上載並評分、找尋其他更便宜的產品,或許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自稱為「網商2.0」。但我另外還有一個想法,我覺得,「網商2.0」一定會(也一定要)擺脫比價、比品質、比規格的束縛,不應該只幫消費者找出最好、最便宜、最了不起的產品,為什麼買東西一定要買到「最什麼」的呢?這或許也是為何網路商店一直無法替代掉實體百貨公司的瞎拼樂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拿網拍來舉例好了,賣面膜的一片一片賣,賣得好的就把上游工廠吃下來,自己弄品牌,繼續賣。慢慢的我們可以發現在網拍市場表面上看起來還是個人的網拍站,其實背後都是工廠了,因為這個系統比的是「價錢」,這也不能怪系統,目前無論是雅虎、PC-Home全都是以價錢取勝,若是要比「特色」,比「感動度」,怎麼「比」啊?

這就是新的Web 2.0思維進來的地方了,或許它能讓網路不要再充滿著「比一比」,至於這是什麼方式,我還不知道。但Web 2.0在這系統裡會更有意義,因為它不只是「比價」,它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整理,無論是利用現有的tagging簡化形容,用wiki共同編寫,或是某種從未見過的「新方法」。

「新方法」是絕對需要的了。看,Froogle是Google繼搜尋引擎之後另闢戰場率先打頭陣的副產品之一,但現在Google已成功推動了這麼多其他的副產品,Froogle卻仍原地踏步不前,可見「網商2.0」不是這麼容易,可能需要創意家來另外想出一個新方法,而台灣年輕網友對「自己成為網拍商店達人」的熱中度,我看是全世界也少見,教人如何做網拍的雜誌都可以搶走主要雜誌的陳列,或許這個小地方可給任何新起的「網商2.0」平台一個超棒的test bed,一個讓全球可以尋找什麼是「網商2.0」的小小實驗室。

我曾拜訪過號稱國內排名第四的網路商店(除了PC-Home、Monday、Payeasy三大之外,剩下的大概都可以號稱為「第四」),不過第四大的靠網路的月營收可能只有幾千萬,少得可憐。他們的本行是做了幾十年的3C代理商,他們表示,網路時代下,做像他們這樣做跨國貿易的再也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優勢,怎麼賺錢?就是得靠搶獨家代理、靠自行加工加值,或配合自己商品混售其中,我認為,這也恰好可以當作新的個人商店的價值觀了。所以,我在新書中也提到,個人網路商店最後的價值不是「比過競爭者」,而是「感動消費者」,所以我甚至預測十年後的網路商店的商品,會比一般量販店還貴很多,因為我們需要買的,一般的量販店已經壓得太便宜了,反而讓那些打出品牌的網路商店,在商品上做些加值,僅此一家全球別無分號的情況之下,價格高,利潤也高。

這些網拍或個人商店是最後的贏家,但能讓他們夢想實現的這套背後的推動引擎,是更大的贏家。「網路產品加值」這個服務,或這套跳脫「比一比」概念的全新的「網商2.0」機制,本身或許就是一個不會太小的未來商機。


個人化首頁「紅海戰場」與「網站量產」

July 12, 2006

img「個人化首頁」存在已久,幾乎每個大型入口網站都要做一個讓使用者設定自己想看的新聞、天氣、股票、行事曆的網站,讓使用者黏性增加,也藉此取得個人喜好,大搞個人化分眾行銷,照理說這樣的個人化首頁是最理所當然的homepage,但真正將它設定為瀏覽器首頁又有有幾人?

去年間設立的Netvibes提供的也是「個人化首頁」只是它的頁面以AJAX架設,使用者可自由的移來移去,每一個小框框都是feed reader自動收集喜愛的部落格內容、iCal或其他網站提供的widget,讓使用者完全的掌控整個頁面的排版與感覺(look and feel),這間公司連自己的logo都沒擺在個人化首頁上面,原本該放logo的正中間最佳版位竟寫著「在此輸入你的頁面標題」。這個氣度恐怕連微軟新起的start.com都沒抓到,流於從前入口網站個人化首頁處處逼人的主控氛圍,讓使用者覺得耳朵被企業提著走,所以在我看來Netvibes目前最大的敵手還是可敬的Google,後者至少在它AJAX個人化首頁裡埋入了Gmail、Google video、還有Google最拿手的集各家新聞精華集錦,只是我自己個人覺得Google的介面並不討好。

不過,今天要討論的不是NetVibes跟微軟或NetVibes與Google,而是NetVibes跟另外其他一個「脫拉庫」好多競爭者之間的消長,從這個「紅海戰場」中我們可以牽引出另一個我很有興趣的主題。

說這是紅海戰場一點也不為過,和NetVibes類似的AJAX個人化首頁服務的至少還包括PageFlakesProtopageZimbioEskoboFavoor…等公司,有趣的是,去看看這些網站,共通點除了大多都已經自動提供Boing Boing與Engaget這兩個超大的新聞站讓它們大者恆大之外,還有另一個共通點就是,在英文之外它們完全沒有提供其他國家的語言。(除了PageFlakes提供一篇短短的簡體版幫助檔案

和Netvibes一比,瞧它的正中央寫著「在此輸入你的頁面標題」,是多麼標準(在網路上可接受的中文標準程度較低)的中文啊。到底誰幫NetVibes中文化的,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肯定比Google當初先用自己公司裡的華人硬坳翻得四不像還要來的敏捷多了。

網站中文化,不是想像中這麼簡單,它不只是字對字的翻譯,還要翻得入味,網站版面設計也得依道地胃口調整一番,做得多的,還要後續的在地行銷、會員管理、線上服務等等,就是因為它不是這麼簡單,它便造成了一個商機,那就是「網站量產」。

大家會發現我最有興趣的議題是「善搞」(何謂善搞,請看這裡),第二個有興趣就是「網站量產」。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網站是絕對可以量產的產品,從行銷的角度,網站量產也可以經濟規模壓低成本、利多於弊,以創投的投資報酬率來看,網站更應該量產,因為創投知道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再多敲破腦袋的分析,比不上人家局勢之風的小小一轉,所以一個點子應該化為二個,四個工程師該做八個,猛打「殘像拳」(不確定此辭是否為最佳形容法),這樣的思維之下,撇開它其他爭議不說,我覺得PC Home的Portal 2.0倒為大型網站公司豎立了榜樣,一次開好幾個網站,平行運作、相輔相成,而不是專注在「老闆覺得最有希望」的某個。

而網站量產的機會之一,就維繫在網站的中文化這個龐大的市場上。網站中文化、網站量產,我想網友心中已有自己的答案,有興趣者也請期待本站未來的相關post。


創業家的經驗值多少$$?

July 10, 2006

img

玩網路玩得愈久的人,愈對它有種若即若離的態度。因為當我們對它太輕浮,它就像泥鰍滑溜溜的不讓你抓住;我們把它當作太先進的玩意兒,它又產生了距離感,讓人畏了。

這就是經驗的價值,而經驗只有創業家才能享有。翻開來看,台灣第一代網站創業家許多是50幾年次甚至40幾年次的,比如104人力銀行的楊基寬便是一例,經歷一番風霜後在2006年還存活者,他們展現了無比老練的手法在經營著網路生意,這些創業家的創業過程或許有過失敗、有過爭議,但他們的未來非常可看。血淋淋的經驗已經幫他們畫好未來的成功藍圖,至於這個藍圖,值創投投資多少錢下去?我覺得,無論砸多少錢恐怕都買不到他們的靈魂。

這樣的創業家通常不是說話最大聲的,也不見得懂做自我行銷,他們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卻是網路界最有經驗的老手。上周再次與國內最大美容商品網站Payeasy康迅數位的林坤正先生見面,從他的策略來看,大膽與牛爾長期合作,並繼續洽談其他代言人,面對年輕的競爭者,採取廣納收編的策略,現在面臨PC-home與Monday從3C轉美容產品的後起競爭,他又有一番打算。

林先生自己承認創業過程也非一帆風順,但他至少敢做下去,五年來的學費換來了紮紮實實的獲利數字,獲利數字面對競爭不見得保證長久,但「他」這個人卻是已經長久。和一般工程師或PM所看到的不同,公司的錢進、錢出,他必須承擔一切責任,也無法坐穩永享安穩,這是非常完整且獨特的資歷與track record。無怪有些矽谷創投視經驗如珍寶,只投資在上次已成功過的創業家身上,因為這些人所提出的新點子,才能讓創投真正的低價進入、高價退出。

台灣EMBA課程在「行銷」的部份放了不少重心,所做的case study往往是大企業怎麼蠶食鯨吞小蝦米,而對於國外EMBA日漸注重的「創業entrepreneurship」這一部份愈來愈少著墨。或許產業創業策進要培養的人才,不是技術員或工程師,而是經過訓練又敢跑敢衝的創業家。技術只能做雜工,真正的創業心才足以開創新事業。第一代創業家,就是台灣網路最可貴的資產。這樣的東西當然無法「外銷」,但至少要把他們留住。

我們今天說當初那些創業家怎麼成功的,什麼誠信啊、態度啊,有人說,王永慶的成功之道從他喝光杯緣的咖啡的這種小事情就可以看出,可是我怎麼什麼都看不出?這些報導只是在誤導,讓大家愈來愈會「說」,卻愈來愈不「做」。說就算了,還會亂批評「做」的人,以致於做的人愈來愈少,愈做愈孤單。我寫過一本分析創業家人格特質的書,其中自己最喜歡的一點就是「做下去再說」。事實上很多創業家都告訴我,當年它其實選了一條錯路,若沒選,就沒有今天的他。

這就是台灣軟體界的問題,沒人帶頭往前衝。事實上軟體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複雜的技術如H.264等一定要做,但簡單而獨立的技術不妨也要試試,因為目前全球來看,高飛枝頭的沒有一個是「技術贏人」,而是技術加時間加商業模式再加合作伙伴,還有是靠「時機」,時機的猜測又是靠「運氣」。

台灣軟體產業很有意思的地方是,把球推來推去。公家機關看自己,說自己的官員沒有前瞻力;外界策進機關看公家機關,就說這些人都是動作慢吞吞的公務員。恰巧的是,業界的其他公司看策進機關,也是同樣的感受。然後創投看這些所有的公司與策進機關,「通通都是只會說不會做。」最後,國外的人看整個台灣島裡的所有人包括創投、公司、策進會、公家機關,通通都在做些徒勞無功的事。

這就是台灣的軟體產業,自己不做,得仰賴其他機關的一堆合作,才能繼續做下一步,只要有一個人怠惰,整個計畫就卡住;因為,這整個系統裡什麼優秀人才都有,就是獨缺有精神又有經驗的「創業家」,他們才是解開此結的「關鍵技術」。


PayPerPost 顛覆部落格廣告傳統

July 9, 2006

img

PayPerPost將傳統的「在人氣部落格上面放廣告」的觀念整個顛覆,它先找來廣告商,設好主題與架構,再開始向全球徵求部落格寫手一起分享這個利益,已被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點名為一股不可忽略的新趨勢國外關於部落格的點子可說五花八門,國內呢?

聽到一群資深軟體人在討論部落格,以及部落格還可以做什麼。部落格世界在去年就已經享受了非常興盛的一年,今年還剩下的題目,自然就是「BSP收費版」。不過,我覺得這種「創業一定要創平台」、「公司做工具、個人做內容」、「可以寫程式的去開網站,不能寫程式的來開部落格」的古板觀念,一定要有所調整,不然台灣的網路界又準備要錯過一個大好的國際化機會。

創業家在台灣,不應再往「BSP」的方向走,想把其他BSP(天空部落樂多無名小站新浪明日報YoolerImTV、中時、聯合、東森…)幹掉,聰明者會與它們共享資源,共享那些作者,使用已經寫過的文章…。尤其,做個BSP只是比市場行銷、比架構,但離開BSP的範疇,或許可以開始看到國際。

將國外的部落格,經過稍微翻譯與整理後,以它一定有的品質,向華文市場的有興趣閱讀的觀眾收費?就像朱學恆所主導的OOPS開放式課程計畫,將MIT等國外學院的公開課程資料以義工翻譯成中文,提供華文讀者學習,還有Global Voices Online的線上中文翻譯網站,他們可以用既有knowhow來做這件事。而HemiDemi在某角度上將部落格分類、促進流通、組社群、維持一個「Fan屎club」,還有包括最受爭議的智邦生活館的「網摘師」,都有可能可以做這些事。這是「對內」。

而「對外」呢,我想到,假如我們能像電子時報、拓樸、MIC這些利潤導向的產業研究中心一樣,固定深入研究一些國外網友有興趣的主題,譬如,大陸的Web 2.0,專業內容、專業行銷,委以適當的「我不是公司」的平民化包裝,可以到國外開一個一天百萬人次的超大部落格。對於這些產業研究中心來講是非常小的人力,卻可將足爪與格局整個往海外伸展出去了。

部落格絕對還是一個新興市場,現在出來創業攻城略地一定還來得及,只是它的玩法一定不是傳統的做法。BSP的創業時代已然過去,但BSP以外的天空,還有一大塊未知的機會等著。


Web 2.0 的獲利

July 8, 2006

img

  最新一期的商周又提到Web 2.0,裡面將Web 2.0賦與的色彩又是藝文、一夕出名、公益色彩、形象扭轉等等,一時間彷彿回到了2004年部落格剛開始的懵懂未知,不知這到底是一本娛樂雜誌還是商業雜誌?我可以想像,從沒聽過Web 2.0的投資家,讀完商周報導會將它摔在地上,「Web 2.0又想坑我的錢!」

當然商周對於它的封面主題向來把關甚嚴,深怕過了五年被指出內容有誤,而且它也值得鼓勵,因為至少敢將Web 2.0再次放到封面上去。我們該討論的是,最近從主流媒體吹到政府機關的一波「遲來的」關於Web 2.0的研究、辯論。

對於不在網路界的台灣人來說,Web 2.0畢竟還是個新鮮字眼,所以用法還不是很精準,譬如有的報告竟提出:「因為要順應Web 2.0潮流,將此軟體改成Web-based。」然後,竟然將Skype也囊括到Web 2.0的大傘下,反正只要最近一年內聽到的熱門新科技字眼,只要可以是在電腦上跑、透過網路的,通通都是「Web 2.0」!

然後同樣的一批人在考慮,Web 2.0到底可不可以收費?不能收費的話,就不是一個好的model,只是hype。我們別再重蹈2000年的事。

這個現象很有意思,大家一起研究,或許可找到台灣產業的死結。

表面上看起來,台灣人對於新知識的吸收速度總是非常迅速,看台灣人的出版量與閱讀習慣,絕對不亞於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我看只亞於日本,並遠遠高出美國);台灣人追求新知,尤其是各式養身法與食品的攝取,今天聽到,今天馬上實現,可說是一個非常追求新知的民族。

但,這也是一個非常封閉的民族。台灣人對「網路泡沫」至今仍耿耿於懷,但其他矽谷受創更深的創投,現在都跑去投資更新的網站,甚至還敢到人生地不熟的大陸的網路世界找商機;台灣聽到這些,只是「哼」一聲,「那不就是網路泡沫嗎?Web 2.0連個獲利模式都沒有!」

到底台灣人是求知還是封閉,是太聰明還是太愚蠢?Web 2.0不是獲利模式,它是全世界的人一起探索「網路還能做什麼事」的共同project,它發起二年,也靠這兩年讓網友的習慣出現了一些改變,接下來的是Web 3.0、Web 4.0。台灣人自以為聰明的可以幫Web 2.0想一個了不起的獲利模式,想得過人家美國做三十年經驗的創投家嗎?錯過這個時機,沒有佔一個空間,怎麼跟人家繼續玩下去?

台灣網站市場太小,絕不是理由,眾所皆知,台灣要靠「外銷」,而網路恰好是最容易外銷的產品之一,它不必關稅、不必代理商、甚至人都不必到國外。但台灣的網站產業,卻和它的半導體產業相差很多,它甚至是全世界最封閉的國家之一,完全沒有外銷能力就算了,還反被雅虎、eBay、Google等外商來buy out,做這微小的local市場。

Web 2.0的大實驗,聰明的台灣人只須憑一點點人力,就可以和全世界另外六億人口一同玩一玩最前端的遊戲。未來無論網路發展得如何,都可以分一杯羹。至於獲利模式,我從創投「禿鷹」(vulture capitalist)的角度來看,說坦白一點,只要這些Web 2.0的想法是在「目前一年內投資市場仍有興趣的主題」之下,永遠不必愁沒有出場機制,反而可以讓整個產業能繼續佔一席之地,訓練相關人才。

假如當初雅虎奇摩沒有介入拍賣與網購市場,今天不可能有這樣的bargaining power。雅虎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廣告何時才能開始獲利,但一頁十萬元廣告的時代也來得非常的快,快得讓那些沒做的人來不及嘆氣,也快得讓雅虎都來不及慶祝,忙著快點擴充能量。

不然,玩網路的網路精英相繼出走到大陸,留在美國的,也不想回台灣玩網路,台灣錯過了這波最高層次的應用遊戲,目前最拿手的IC設計方面又飽受下游往上爬的情況之下,變成「兩面夾攻」,必須在供應鍊上面開上、下各一道戰場來防堵對岸,將會蠟燭兩頭燒。

據國外創投報告,美國已有近千家Web 2.0網站(這我並不訝異,因為我弟弟自己就開了兩個),我們現在才開始投入,會不會太慢了一點?我認為不會。因為網路這麼便宜的地方不順手投入,卻對那些生技、製藥、太陽能、LED毫不遲疑的投資億元蓋廠?或投入那一層又一層無盡的討論、批評之中嗎?那些聲音,或許永遠傳不出這小小的島嶼的。


寒武紀「點子工廠」

July 7, 2006

img 

距今五億七千萬年前,是地球生命史的一段如謎一般的時期,因為在毫無前兆之下,原本單純的地球生物鍊突然冒出了五十種新生物,成為現代生物的祖先,究竟是隕石撞地球,還是外星人,流傳有許多不服科學判決的解釋,這段時期就叫做「寒武紀時期」(Cambrian)。

假如十年後再回來看明年2007年,或許會看到這一年,矽谷又冒出好多新創公司,這時候也許我們得謝謝這個叫做「寒武紀工作室」(Cambrian House)的新網站

Cambrian House看準一個機會,那就是這世上有些人(尤其是在美國矽谷)很想成為下一個Google、Flickr、MySpace、YouTube,天天都有idea,卻沒有能力或沒有時間寫程式,也不懂得行銷包裝。事實上,網站的製作對技術工程師來說並不需費太多工夫,網站的美觀設計對天天用Photoshop的專家而言也易如反掌,而且軟體Open Source共同開發機制早已運行多年,所以,Cambrian House把這些全都兜起來,提供一個「你想、我做」的網站設立服務。

只要有點子,就丟給它,它幫我們做好意見調查、幫我們設置並監督點子製作,最後每個在其中貢獻所長之人都可分一杯羹。一開始想出idea的人,視這個idea的原創價值而定,最多可抽取其中10%,然後其他幫忙的人包括畫logo的、寫程式的、安裝後台的也可抽幾個百分點。Cambrian網站下方還提供一個「夢想試算盒」,分成「爛結果、不錯的結果、超棒的結果、Google的結果」,我選了Google,假設我拿了100點(即佔原本的8%左右),假設我是提供點子的那個人,在三年內便可以取得$9,903,500美元,也就是約新台幣三億元。這是在我什麼都不用投資,只要跟Cambrian說我的點子的情況之下!

明眼人可察覺這算是某種「Web 2.0的賺錢版」,也是某些人所定義的「Web 3.0」。它利用現在已經很成熟的open source共同製作的機制,它再加上一個制式流程、工程師所沒有的marketing,以及清楚的費用分享計算。當然Google的發財故事萬中只有一,Google的成功也絕非歸功於一個點子,而包括背後一連串的關鍵技術,但可想而之,假如每人都努力的想、想、想、想、想,這個Cambrian網站或許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發明中心。

這個網站最大的挑戰除了Project Management方面的overhead之外,最重要的是說服所有人「慷慨分享點子」。網路高潮時,在矽谷每間餐廳都可以聽到「我有一個新點子」的高談闊論。據說當時不知誰統計的,你以為想出一個新點子的時候,平均來看有另外四個人也想出一樣的點子。而想出點子的人,往往不願分享,這是最初階創業家的想法;創過業的、把點子與別人分享後的,都知道別人是永遠無法偷走你的點子的,因為在一個點子根本還沒有得到證明的時候,只有點子原創者才有耐力、體力與熱力去完成它。另外,創業家往往很貪心:「如果我請我表弟寫程式,可以賺90%,為什麼要告訴Cambrian,造成我只能賺10% ?」要知道假如真的發財了,10%或90%其實是一樣的意思。假如點子沒完成,10%或90%也是一樣的意思。

國外關於「分享點子」的網站早有多年,因為流於嘻嘻鬧鬧而從未做出啥大名堂。最出名的就是「烤一半的麵包」網站,他們只把一個半熟的麵包(點子)丟出來,也不繼續「烤」下去,造成這個網站就跟他的名字一樣,永遠都是半熟的,它比較像是一個創意家互相玩泥巴仗的平台,互相作詩取樂,玩弄文字,充其量只是一個讀來笑一笑的東西。另外一個類似網站提供一天一個酷點子的「Idea a day」,它注重的也是讀者的有趣度,而也因為這樣有一個很不錯的退出機制:出了一本書。還有其他的如whynot.netglobalideasbank.orgShouldExist.org等等。但這些除了發揮美國人幽默的打打鬧鬧,對點子有任何幫助嗎?

會「想」的人不見得有能力寫軟體,會寫軟體的人不見得會「想」。有些人就是喜歡「想」,更多人自己無法想,就可以幫忙那些「想」的,一同坐順風車上去,無論是讓個人圖利,讓投資人的錢有20倍回報,還是讓國家抓到新創先機, Cambrian House都是一個很值得期待的新平台。這讓我想起台灣現在的軟體界真的就像是在六億年前的地球,一片沉寂。假如我們也來搞一個「你說、我做」東西,或許「寒武紀」就真的會讓人措手不及的,出現在台灣的2007年。


Web 2.0 的三明治午餐

July 7, 2006

img

Lunch 2.0每幾個星期固定舉辦一場小而隨興的三明治午餐,地點在矽谷方圓四十哩以內、開車二十分鐘內就能到的地方,讓所有對Web 2.0有興趣的同好聚一聚,分享最近的發展狀況與新的想法。

不必貼海報宣傳,不必訂位,不必貼名牌,不必拿麥克風,只要聚在一起,彼此無私分享 (get together and share)。

事實上Lunch  2.0本質上只是一個策畫活動的部落格,但它發展到今天已成為全球關心Web 2.0者必看的網站之一。它由我在Plaxo工作的一個好朋友的華裔同事所發起,前一個月為了軟體創業新書到矽谷勘察時還跟他打了一聲招呼。發起這樣的活動,對於原創者來說可說輕而易舉,它的如此熱烈的反應恐怕也是原創者所始料未及。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case,它證明了,只要在一個正確的地區(矽谷)做一件符合該區在國際間最拿手的事(網際網路),就可以瞬間將它提升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成果,縱使它不過就只是一個地區性的小小部落格,全世界的人也都會對這個小小部落格充滿興趣。

類似的「國際間最拿手的事」,台灣是有的。譬如,手工藝作品來看,就有許多台灣藝術工作者樂在其中,台灣手作者的密度可能是全球國家中排名前十大的,但缺乏國際觀的製作人來透過網路將它們行銷到全世界,到了最後,一些充滿創意的個體手作家,只為了露個臉,讓自己的東西給人看到,最後真的圖利(也圖不了多少利)的是host那些地區性活動的人,地區性活動也永遠無法讓國際看到。

筆者在近期或許會找幾個同好自行啟動「Project D」,將善搞與lunch合在一起。


Amanda小姐的離開,談部落格的平行製作

July 6, 2006

Amanda

一天五分鐘美女播科技新聞的影像部落格網站「Rocketboom」今早傳出大消息:影片中的美女Amanda,竟然離開Rocketboom。 

這件事剛好切合我一直想寫的這個「共同部落格」的主題。美女離去後,Rocketboom接下來一定會想盡辦法提醒全球網友:「Rocketboom不是只有Amanda,沒有Amanda我們一樣精彩。」的確,像Rocketboom這樣的影像部落格的製作,看似個人所為,背後肯定仍採多人「垂直分工」,也就是說除了主持人Amanda,至少還需要一個人提著攝影機,說不定還有另一人專責後製,這也是一般人所了解的「共同部落格」的做法,畢竟,這樣的做法遠比我們台灣黑人陳建洲部落格的影片裡常常看不到黑人自己(因為黑人自己要拿著攝影機),還要「專業」多了。但「專業」真的能讓創意繼續如泉湧源源不絕嗎?

參考美國好幾個大型部落格,發展到今天,早已從原本一個作者,變成好幾個作者共同寫作(co-author)。這樣的「平行分工」的方式(而非垂直分工),才是真正的「一加一大於二」。透過「共同寫作」,部落格可以在同一個大主題下提供好幾個不同的觀點。譬如才剛過一歲生日已號稱自廣告商獲百萬年薪的TechCrunch,除了原本的Michael Arrington外,已加入了Marshall Kirkpatrick等。另外投資資訊部落格InvestorGeeks更是由Peter、Dan、Jason、Vince等投資專家各自發表作品,同樣的投資部落格SeekingAlpha更分類成能源股、通路股、網路股等,由各類專家分別寫作,甚至就只是像BoingBoing這種提供一些隨興網路內容連結的網站,也因為背後好幾位作者共同貢獻所見所聞,每天的內容皆非常豐富。

2001年起,部落格開始改變人們閱讀的習慣,事實上1990年代並非沒有人寫網誌,只是部落格發明了大量連結的寫作傳統以及trackback的技術機制,讓整個網路世界變成一個順順利利、舒舒服服的閱讀大草原,讀者可以滑過來、滑過去,還有RSS訂閱等等,部落格變成容易上癮的讀品。另外還有一個原因當然就是所謂blog service provider的普及化,譬如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Blogger,還有Wordpress提供簡易且強大的管理介面,只需二十分鐘就可架站,每天只需花十五分鐘上載,享有漂漂亮亮的版面和全世界緊密的連結,但部落格還有「共同寫作」的功能,則是許多人都忽略掉的。

部落格共同寫作,和所謂的維基機制(Wiki)與韓國發起的一些平民新聞平台如「Oh My News」的感覺又完全不同了。上述這些Web 2.0式「平台」充其量只是一個「公平的舞台」,讓所有人都可以寫作,但這樣的平台顧及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大原則,卻流於笨重,廣而不精,散亂而不專注,會有它自己固定的市場,但永遠無法完全取代分散在各處的個人部落格。

昨天遇到一位資深產業專家說得好,他說,Wikipedia美其名為共同製作,裡面其實仍是由一小部份的專家(或熱心提供內容者)掌控大部份內容,也就是這些掌控,讓它的內容品質保持著一定的水準。這樣看來,「共同寫作部落格」由更小的作者群共同完成,水準更高。而這些小型個人部落格,由於只專注在作者個人拿手的單一主題,吸引了這個主題相關的忠實讀者,像游擊隊衝入叢林佔了一個小山丘,這時候若加入「共同寫作」的機制,則可以在這個小山丘上慢慢培育更多的軍隊、建立一個新國家…。

「共同寫作部落格」與Web 2.0的關係又更微妙,「共同寫作部落格」絕不是Web 2.0精神,因為它仍是一個封閉的製作機制,但它有可能讓部落格更進一步的「專業化」、「豐富化」。部落格的sidebar常常裝有Tag cloud、Flickr、Del.icio.us等Web 2.0的widget,事實上像這些widget,如最近MySpace甚至開始提供可傳SMS簡訊的widget,讓部落格本身成為Web 2.0的重要推手,「共同寫作部落格」讓部落格的影響力更大,也繼續透過各種方式影響網路,與新的Web 2.0。

話題又回到了美女剛離去的RocketBoom,與下一代部落格:影像部落格(vlog)的「下一代」。雖然影像部落格已算掀起潮流,但目前的分工機制多落為「攝影師兼影片後製、主持人兼企畫編輯」這樣的分工方式,事實上,影像部落格不需要這麼專業,更有趣的應該是由一些共同想法的人,一起平行的去製作經營一個影像部落格,或許各製作人分住在世界幾個點,同步貼上關於自己生活周遭的影像故事,就像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那些共同製作的文字部落格一樣。

台灣受日本精緻文化薰陶,有很多熱愛自製動漫、數位圖象的藝術工作者,卻未必具備足夠的美式創業家精神,於是遠慮的思謀者便喊出了提高數位內容產值的活動,當我們走到南港軟體園區的數位內容辦公室lobby的投影牆,就會看到台灣數位藝術工作者的創作能量還真充沛,但這些藝術家與策進者所注重的是要以「專業」的包裝,將這些原創藝術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節目或行銷,這樣是不錯,但我建議不妨也考慮一下部落格,尤其是「共同製作部落格」的途徑。

全球網友閱讀部落格已成習慣,我現在更是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各地朋友轉寄來的YouTube影片,裡面很多只像American Funniest Video那樣的家用V8搖搖晃晃中所拍攝的作品,藝術工作者應該群起自製部落格,以共同部落格的方式,降低個人的工作量,讓部落格天天就像超級報紙一樣的內容豐富,送到全球網友的面前,不外乎是一個藍海策略。

也就是,某種型態的vlog,由好幾位藝術工作者共同製作,在同一個主題之下,頻繁地更新新的內容。

藝術工作者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創業家,但創業家最忌諱的就是裹足不前,創業之路有如迷霧深奧,任何人都無法予以指導,只有自己可以「做下去」來換取新的視野。等到自己的作品已經完美,所有後製都完善了,自己也已經寫不動、畫不動了,最後也失去了原先那股原創衝動的原味,這是網路創意家有時碰到的問題:愈包裝,就愈不好看。

而部落格,剛好讓創業家能「有什麼就放什麼」,抓住當初讓自己悸動、讓自己瘋狂的那一點點感覺,也可以把這小小的感覺,透過無垠的網際網路,感染給全球的觀眾。

美女離去後,該是把部落格重新介紹給所有創意家的時候了。(附圖摘自GigaOm)


HEMiDEMi 圓滿台灣網站創業夢

July 5, 2006

HEMiDEMi

第一次見到HEMiDEMi網站,大部份台灣網友都只有一個字:「驚豔」。我一直覺得,站主絕對不是突發其想想沾沾delicious的光,而是經過縝密策畫,不只做得精美,使用流程有經過設計之外,主要還是它的一些附加功能,讓人感覺到它彷彿還留了一手,有些了不起killer app秘密計畫藏在背後,想像空間往未來無限沿伸。

 就拿HEMiDEMi的群組功能來說好了,國外提供專業社群組織的網站和國內比起來相對多很多,事實上自從雅虎奇摩家族之後,好像就再也沒有針對社群這塊有什麼新的應用了,或許國內人太會自行架站,各行各業的愛好者,自己開聊天室、討論區,各自用最傳統的方式來經營社群,沒什麼創意可研,而國外的社群網站則繼續產生各式各樣令人驚豔的變種,如專門安排興趣相投的陌生人當地組社團的Meepup,與在校與校友通訊錄的Facebook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站。

至於HEMiDEMi是何意思?上次讀過別的雜誌與製作人的訪談新聞稿,指出此字取自音樂術語,Hemi與Demi都是「一半」的意思,網路的需求尚未被滿足,網路的潛力尚未完全發揮,人們還有很多需求,網站方面也有很多需求,各式各樣的需求,譬如我有一個書籤,對方也有,我們都可以來HEMiDEMi上面,一半加一半,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圓,互相交流成前所未有的新應用,一加一大於二,拼湊出一些更「圓滿」的火花。這樣的定義其實包天包海非常廣義,也透露了製作人背後的雄心壯志,他們雖然從Web 2.0的代表作del.icio.us開始,卻並沒有採用「2.0」當作名字,而選用了「HEMiDEMi」這個更遠大的字眼。

台灣有多久沒有「玩真的」的全職網路創業家了?我很榮幸見到HEMiDEMi背後兩位創辦人,做創投的我,自然會問起「獲利」的問題,他們表示仍在研擬中,未來收費模式當然先從廣告開始,接著或許會與企業作結盟合作,為他們「圓滿」一下,不過他們恕商業機密無法透露太多,我只能點到為止。下一步新計畫,我想創業家顧及在國內市場,應該也做較貼切於國內消費者日常生活、也就是配合網友主流生活的產品,是否會是繼104、Monday.com、Payeasy之後的好久不見的EPS大於10元的正式營利網站呢?經過這一串的思考,我覺得這個團隊的東西,還真的值得期待!

與HEMiDEMi見面的過程中,創辦人謙虛的向我與同事請教此站還有何處可以改進,我也坦白的說我實在沒什麼好指教的,因為看看HEMiDEMi的使用者名單,全台灣的網路菁英都在這兒了,可以在上面直接討論HEMiDEMi的未來,只有在下一步需要創投資金的時候,再來找我。我也提到,網路的未來是不可預測的,這句話實在也是老生常談,我只希望所有人除了business model外,少評論、多去看看新的點子,從新點子去探測前方方圓一公尺有沒有暗礁。在Internet這個無限夢工廠,連暗礁也有可能是新陸地,登上去就是一個新桃花園。

不過,HEMiDEMi的發展也有隱憂。台灣網路使用者出現嚴重的斷層現象,有一批重度使用者就像哈日族一樣的對美國最新網路趨勢亦步亦趨,這一部份的使用者顯然HEMiDEMi已經完全把握住了,但他們畢竟只佔了台灣上網人口的一小塊,真正大宗的上網人口是從來都不碰Web 2.0的小朋友或「老」朋友,對他們而言,網路的意義和國外所知道的網路意義完全不同,也無法解釋什麼叫做「HEMiDEMi」,還要從「Web 2.0」解釋起,然後他們的疑慮還是存在:「為什麼我要把書籤放到網路上面去?」「別人的書籤有何好看?」「請問我到了HEMiDEMi要幹嘛?如何開始使用?」

不過,雖然目前只限於重度使用者,HEMiDEMi至少提供大家一個強大的「支援網」,任何台灣人製作了新網站,都可以丟出來和同一社群的網友一同分享與討論,換句話說,所有的網站與網址,無論是新開張的網拍小店,還是新成立的網路照片部落格,透過HEMiDEMi可以得到這些熱情的重度網友最基本的支持,然後被評論、甚至被共同經營,這樣一來,對台灣的任何新創網站都是很好的。


延燒全球網路界的「善搞」風

July 3, 2006

work11.jpg 

美國網站界連番出現所謂的「善搞」活動,譬如,有個傢伙想當「Internet的第一個員工」,就開了一個網站,開放給全世界捐款,每個有興趣贊助的網友只要一個月捐一美元(台幣32元)便可加入,目前共吸引了111人慷慨解囊,但人數似乎陷於停頓狀態(或許是因為這個員工只拿錢不做事?),一個月111元美金,根本無法稱為全職員工。

有人會「哼」一聲來看待這種網站,但我卻看得眼睛炯炯發光。它雖然失敗了,但「善搞」星星之火已被點燃,一場天大的實驗將以撩原之勢繼續火熱的進行!

我曾在此站寫過一篇「再談善搞」,網友迷惘的問到底什麼叫「善搞」?才提醒我,忘了將舊的「善搞」從之前的網誌移過來,現在立刻摘錄如下: 

網路永遠都有都想一夕致富、一夜成名的人,譬如「百萬網站」「迴紋針換房子」。最近讓我重燃這個行業的熱情。軟體迷人之處,不就是在於它給了一勢單力薄的個人很大的力量,讓每個人都可以當愛迪生嗎?無奈,軟體發展到今天,工程師不再是發明家,而是藏身在40,000人編制裡的一個公務員。矽谷人就是用「公務員」三個字來戲稱全世界第二大軟體公司Oracle的員工──領高薪、坐舒適辦公樓、做小事。

既然目前還沒有人屑給這些網頁一個正式又好聽的新名字,我來幫它起個名,就叫作「善搞」吧。這是借用日本傳來的「惡搞」(kuso)叛逆歪風,這些網站乃「善」者,賺得正正大大,沒有不義;愛善搞的傢伙叫人愛死了,好玩又充滿創意,更是最偏激的實驗(放心,100%安全),它的實驗,是幫我們所有人測測網際網路Web這片浩瀚之海到底有多大,「Web究竟還可以幹什麼?」

此外,「善搞」也是在幫大家實驗看看,到底「Connection」可以幹什麼?一個連一個,六十億人的牽牽縷縷,可以產生多大的力量?六十億條的connection,六十億人的attention,可以是多大的商機?網站已自己證明,它是有史以來增值最快的商品,現在這些「善搞」根本就只是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敲敲打打所做出來的作品,連公司都尚未立案、連創投都還不需聯絡,它已經自己先增值了。

最有趣的是,「善搞」不止讓人賺錢,還可以改變社會秩序、人們的生活方式。翻開歷史,我們發現愛迪生只是一個研究中心的頭頭,請注意,電燈並不是愛迪生發明的,而是愛迪生的研究室發明的。但,現在這些善搞網站全都是「一個人」的傑作,一個人的傑作竟也可以掀起喧然大波,所以善搞實在是非常之有趣了,值得所有創投再做進一步分析 ,為後繼之輩立個可遵循的方向。

以上就是我之前為「善搞」所下的註解。善搞的共同特色,就是它可能根本不需要是一個完整的網站,也不需任何PHP或SQL DB,甚至不需寫半行HTML,只要一個部落格即可發動。它的魅力是有如病菌般的viral延伸,它可能可以瞬間集資,根本不需像SNS那樣「我要等你有1萬個會員才想加入」的mass participation門檻,就可以立刻獲取很多眼球,而且讓原著者賺到一些錢,也讓大家一起做些事情,它讓網路變成一個更有趣的樂園。

不過,這些眼球目前大多都是「美國眼球」,「善搞」在美國會紅,是因為美國的科技人人數眾多之外,也是因為善搞抓到了美國人的兩個特色:第一,他們個個感覺到自己處在科技洪流的中間,很想把自己加入歷史,以後可以跟grandson說祖父從前怎樣怎樣,所以美國人願付錢,讓自己成為歷史的一部份,願意接受善搞者的慫恿,買下一張數字油畫懸吊於客廳。第二,美國人尊敬且狂愛funny的事,譬如,有個叫做Matt的美國人環遊世界,在世界各處都請當地人幫他拿著攝影機,錄一段很怪的舞蹈,放在自己的網站上。如他自己簡介中提到的,美國觀眾看到這個網站一定會爭相傳訟:「That guy who dances on the internet. No, not that guy. The other one. No, not him either. I’ll send you the link. It’s funny.

另外,還有一個網站叫做「Where is George」,在一元美鈔留下印記(毀損國幣?),拿到這張一元美鈔的網友,會立刻上網登錄目前的所在地以及哪裡取得這這張美鈔。這個小小實驗讓網友可以看到一張鈔票如何從加州飄到紐約,再從紐約輾轉回到美墨邊境…。

而「善搞」與「惡搞」的差異,有時見人見智,如天堂與地獄只有一線之隔。但我很確定目前國內一些較出名的惡搞活動如Circus的沿途尿尿的動作,應該不能算是「善搞」,甚至可以說這樣的惡搞之惡,簡直弄壞了網友的胃口與欣賞品質。而Dodolook出發點是相當趣味且正派,只是它的vlog被I’mTV控制得過多,發展受限。這樣看來,國內的善搞最正統的算是彎彎無心插柳柳成蔭的MSN圖片,以及輔大猴當初的爆笑MSN插圖,不過這兩個善搞網站目前也只是累積了人氣,除了不斷出書之外,看不出可將這熱潮永續下去的商務模式,是不是真的「善搞」還有待時間證明。

有人說Semantic Web是Web 3.0,有人說共同集智慧並取得分紅是Web 3.0,我則認為「善搞」才是Web 3.0。不,或許等到Web 3.0的時代來到之後,「善搞」又會變成「Web 4.0」,它永遠都是「Web紀年+1」,因為善搞不是技術平台,也不是社會潮流,它是一個「態度」,永遠的不斷的去利用現有的平台技術與資源去想出一個非常、非常創新的點子。只要網路繼續存在且開放的一天,只要頻寬不斷提升、不斷有如PalTalk這樣愈新的平台讓個人擁有更完善的集影像、聲音、文字的創作工具,人們永遠都可以想出一個新的「善搞」來玩玩。

所以,在這篇冗長文章的最後,我想引一個八股諺來與國內網友一同「共勉之」: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